返回列表
14
06月
世界500强正威集
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:信奉隐忍哲学

总部位
于深圳的正威集
团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用了20年,实现了400元人民币到400亿美元的神奇蝶变。公司在国内成立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区域总部,在欧洲(日内瓦)、亚洲(新加坡)等地设
立国际区域总部。

6月20日,正威集
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向50名深企
负责人讲述企业的智慧成长。
经营企业 他信奉隐忍哲学
世界500强企业正威集团 董事局
主席王文银分享成功秘笈
总部位
于深圳的正威集
团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用了20年,实现了400元人民币到400亿美元的神奇蝶变。公司在国内成立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区域总部,在欧洲(日内瓦)、亚洲(新加坡)等地设
立国际区域总部。在2013年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上,正威集团位居第387位。在许多人的印象里,正威集
团堪称最低调的世界500强。
6月20日,深商“黄埔军校”再度开课。50名深企
负责人走进世界500强企业——正威国际集团,聆听正威集
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关于“人生•企业的智慧成长”的专题讲座。本报记者独家随访,与50名深圳
企业负责人一起,探析跨
国大集团成长密码,分享世界500强企业管理精华。
关于正威:从400元人民币到400亿美元的蝶变
耳闻不如目睹,大概在
全国也极少能看到这样的办公室。汉白玉前台,整层楼
的全红木办公桌椅,挨着墙
边是一溜儿价值不菲的紫檀或黄花梨打造的衣柜、文件柜。数百平米的会议室里,整齐地
排列着几十张金丝楠木座椅,会议桌
两头甚至还有两把紫檀椅,霸气外露。在这样
古色古香的环境里,稍一移动视线,你就可
以看见几个金发碧眼的“洋员工”正在伏案,案台上
往往还有几枝百合花摇曳。
古典家具、园艺正是正威集
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的个人爱好。他的员工向来宾说,“主席容
不得办公室里有一把不一样的椅子。”而无心插柳的是,以红木、园艺为
主的文化创意产业,目前已
成为正威第四大产业板块。而其他
三个主要产业板块分别是有色金属、半导体和电子信息。
作为一家企业,正威集
团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用了20年,实现了400元人民币到400亿美元的神奇蝶变。资料显示,上世纪90年代初,王文银南下深圳打工,随后创
办电源线厂起家,至2000年正威资产规模不过10亿元,而历经十多年的发展,2013年集团销售额已达到2338亿元。正威集
团总部位于深圳,在国内成立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区域总部,在欧洲(日内瓦)、亚洲(新加坡)等地设
立国际区域总部。在2013年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上,正威集团位居387位。
关于机遇:能把握
趋势拐点的人只有万分之一
对于企
业超常规的发展,王文银
自己的解读是公司对于机遇的准确把握。
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,王文银
舍弃上海的工作独身南下深圳;1997年遇上亚洲金融危机,公司囤
房囤设备开工厂,之后赶
上电源线旺销期,在很短
的时间里赚了个盆满钵满;2003年赶上“非典”,很多企业放慢投资,正威集
团却先后买下国内几座大的铜矿山、钨矿山,将产业
链条由铜制造延长到矿业,让正威
集团一举成为铜行业的最大“庄家”。公司现有的光明新区30万平方
米精密控制线缆产业园区就是在那个时候以5000万元拿下的;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,王文银再次出手,陆续完成十几单并购,包括将美国、欧洲的
一些铜加工企业收入囊中,设立三个海外总部。
准确的机遇把握,让正威实现了“弯道超车”。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,也让王
文银成为外界眼中的“天才”。对此,王文银表示,做企业
家的人能够把握趋势的人有70%,能够把
握趋势变化的人有10%,但能够
把握趋势变化拐点的人只有万分之一。“股票涨到6000点你抛了,跌到1900点买进来,这个很难,但是你
做了深刻研究就不难了。”比如,他之所
以看好铜产业并且大举进入,除了实
现产业链的拓展外,还有一个原因是,他研究
过全世界所有产业中,铜的变
现能力是一流的。“如果我便宜1个点,人家就会打破头来买。”
目前,正威有
一个政策研究部专门负责研究国家文件。公司甚
至订阅了全国所有省份的党报,还有专
门部门把全球报纸摘要提供给王文银浏览。
对于未来,王文银称,正威未
来五年的目标是向着“万亿”进发,力争进入全球五十强,在全球拥有定价权。
关于经营:企业再
小也要成为细分领域领袖
在许多人的印象里,正威集
团堪称最低调的世界500强。关于其低调,深商联
执行会长林慧分享了一则故事:2013年6月份,深圳召
开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。市长许
勤在报告工作时,突然间提到,听说深
圳又出现了一个世界500强叫正威,谁知道
这公司是怎么回事?在场者面面相觑。
王文银经营企业信奉“隐忍哲学”,他把企业分为三类:只说不做的、边说边
做的以及只做不说的。“正威就是要做第三种。”他认为,在中国发展企业,隐忍的理念最重要,所谓“隐”,就是别人看不见你,你看得见别人;“忍”就是心字头上一把刀。“经营企
业不能急于求成,一木是木,两木成林,三木成森,只有变
成森林的时候你才可以改变气候;一个人是一个人,两个人是一丛人,三个人是众人,等你拥
有了众人才可以改变世界。”此外,他认为,在中国
做企业不能追求名利双收,更不能
追求名利权三收。
与“隐忍”文化看
起来相矛盾的是,王文银也执着于拔尖,做大做强。“110米跨栏
冠军是刘翔的时候,亚军是谁,还知道吗?中国女
排七连冠的时候,谁是第二名,有人记得吗?”他现场
连珠炮似的发问,“没有人会记住第二名,这就是
营销的第一法则!”他说,哪怕企业再小,也要变
成你这个行业里,哪怕是
最细分领域的领袖。
他相信
做生意需要执着于细节也注重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。当天原本是他一次以“教官”身份向
深商联会员企业家“布道”,然而他
竟然提前一天抽时间将每个听众的履历及其企业近况打印出来,逐一了解,“上课”时不时
翻看一下手机背面——那里贴
着当天的讲话提纲,免得兴
之所至将话题拉偏。熟悉他的人称,在与各地政要、企业合作伙伴商谈时,这也是他的习惯做法,好处是
他总能在限定时间内,投其所
好并完整表达出自己想要讲述的内容,取得预期效果。